新闻中心

28
2023-10
“我们一直在思考,国家和学校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我们如何在这段宝贵的人生时光里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其实在加盟上海理工大学之初,我们便树立并一直坚持的目标是将上理工的化学工程、能源科学与工程、纳米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等关键学科,在五年时间内挺进世界前100,上理工综合排名进入世界前200。构建完全零碳的、可持续的能源系统。这一目标的实现显然十分艰难并极富挑战性,但我们有决心一定要实现,也有信心一定能够实现。” 在上海理工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17周年之际,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收到了一封来自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能研院”)窦世学院士和刘化鹍院士的来信,这对院士夫妇在信中娓娓道出了在耄耋之年毅然回国再创业以及此次捐赠助学的谆谆初心。他们从自己工资收入中拿出100万元,捐赠给学校成立“鹍学英才奖励基金”,以期能够更好地激励年轻一代学子自强自立、拼搏奋斗,创造世界一流成果,创建世界一流人才高地及一流国际合作中心,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人类能源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0月28日,上海理工大学成立117周年校庆日,学校举办听“理”说——校友工作助力学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各校友代表为学校近
26
2023-10
10月26日上午,应柏中朝教授邀请,山东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杨剑教授莅临我院,在会议室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储能化学”的精彩讲座。钠离子电池,作为一种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等优势的新型储能技术,正日益获得广泛关注,被视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储能技术。而负极材料作为钠离子电池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电池的性能和安全性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杨剑教授的讲座主题,对于我们深入了解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讲座中,杨剑教授首先从宏观角度介绍了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背景,他指出,当前我国钠离子电池的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储量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等。他强调,对比硬碳负极材料,合金机制的负极材料在体积能量密度和质量能量密度方面均具有显著优势,尤其是在体积能量密度方面,其优势更是尤为明显。随后,杨剑教授详细介绍了他的团队在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进展。他们围绕着合金机制负极材料的基本科学问题——电极材料多尺度时空稳定性,通过深入研究和探索,揭示并利用了电极学-力学构效关系,成功地减小了结构应力并提高了结构稳定性。杨教授以阐明并利用电极学-力学构效关系为核心思
16
2023-10
10月16日上午,应窦世学院士和窦玉海教授的邀请,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教授孙子其和浙江大学研究员李洋来到我院进行交流,孙教授在先进制造大楼10楼1008会议室为我院师生作了一场题为“Self-assembly of 2D nanostructures for electrochemical energy applications”的专题讲座。讲座中,孙子其教授详细介绍了二维纳米结构在电化学能源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电池、电容器等。他阐述了如何通过自组装技术制备二维纳米结构,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以及二维纳米结构在储能领域的应用前景。本次讲座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次宝贵的学习交流机会。通过与孙子其教授和李洋研究员的深入交流,大家对二维纳米结构和电化学能源应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讲座内容丰富、深入浅出,吸引了众多师生的积极参与和踊跃提问。最终,讲座在热烈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10
2023-10
为提升我院学术氛围,拓宽学术视野,10月10日,应窦世学院士邀请,四位优秀的青年学术带头人——上海交通大学副教授祖丽皮亚·沙地克、复旦大学青年研究员高悦、南开大学特聘研究员张凯、深圳大学特聘教授轷喆来我院开展学术交流。四位青年学术带头人具有扎实的专业背景、丰硕的研究成果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在学术交流会上,四位老师与我院师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并探讨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他们的精彩演讲和独到见解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掌声。这次学术交流为我院师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进一步激发了我院师生的学术热情。我们期待着这次学术交流能够为青年学术带头人和我院师生搭建一个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平台。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我院师生能够从中汲取灵感,提升自身学术水平,为未来的学术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轷喆、张凯、祖丽皮亚·沙地克、高悦(后排从左至右)与两位院士合影教师合影校门合影
09
2023-10
10月9日上午,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郭再萍教授应窦世学院士和吴超教授的邀请来到我院进行交流。在先进制造大楼103会议室,郭教授为我院师生举办了一场题为“Designing Electrode Materials and Electrolyte for Metal-ion Batteries”的专题讲座。郭再萍教授是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和桂冠学者,她在金属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设计方面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讲座中,她详细介绍了金属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发展现状及面临的挑战,以及如何通过设计和优化电极材料和电解质来提高金属离子电池的性能和稳定性。讲座吸引了众多师生参加,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通过与郭教授的交流,师生们对金属离子电池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今后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28
2023-09
9月27日上午,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Queensland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QUT)校长谢镁俐(Margaret Sheil)教授、副校长Scott Sheppard教授率领代表团一行6人访问上海理工大学。校长丁晓东在思晏堂201会议室会见了来宾。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窦世学院士、首席科学家刘化鹍院士,党校办、科研院、研究生院、国际交流处、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相关人员与会。会议由副校长蔡永莲主持。丁晓东代表学校对昆士兰科技大学来访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谈到,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学校非常重视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00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去年学校新成立了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窦世学院士团队与昆士兰科技大学保持密切联系,现两校共商筹建上海理工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联合研究中心,是推动双方深入合作非常好的举措。昆士兰科技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研究型公立大学,注重实践教学,研究和教育方向以符合市场需求为主,这也同我校人才培养坚持需求导向、直面全球科技创新和现代产业体
17
2023-09
9月16日,窦世学院士和刘化鹍院士应邀参加庆祝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1984年至1986年期间,窦世学院士和刘化鹍院士曾分别在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担任化学系主任、教授和化学系副教授,自此与东北大学结下了深厚的缘分。几十年来,两位院士一直密切关注着东北大学的成长和发展。本次受邀参加校庆活动,对于两位院士而言,既是对他们过去贡献的认可,也展现了他们在未来发展中的责任担当。此外,东北大学还举行了隆重的聘任仪式,邀请窦世学院士担任东北大学第五届校董会的常务董事。同时,东北大学还举办了一系列展览,展示了其百年来的发展历程和成果,使两位院士对东北大学的历史和现状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祝愿东北大学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祖国的明天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相关链接:庆祝东北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东北大学新闻网 (neu.edu.cn)
08
2023-09
2023年9月8日上午,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2023级研究生开学典礼在先进制造大楼103会议室举行。开学典礼由柏中朝主持。窦世学院士、刘化鹍院士及研究院全体师生出席典礼。典礼开始,首先由窦玉海副院长向全体新生介绍了研究院的教职工和基本情况,鼓励大家为研究院和上海理工大学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接着,学生代表2023级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博士生张晴表达了对即将开始的人生新阶段的憧憬和期待,并结合自身学业发展提出了对自己未来学业的要求。随后,吴超副院长结合真实的实验室事故案例,强调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提醒研究生增强安全意识与安全责任感,守牢实验室安全红线。副院长窦玉海发言新生代表张晴发言副院长吴超发言在院士发言环节,首席科学家刘化鹍院士与新生分享了自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如何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博士学位并实现科研梦想的艰辛历程。窦世学院士向大家介绍团队成员在新能源材料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鼓励大家勤奋耕耘,不断进步,学有所成。窦世学院士发言刘化鹍院士发言最后,研究院全体师生合影,此次新生开学典礼圆满结束,标志着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在构建可持续的能源系统,攻克相关领域的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关键难题
01
2023-09
9月1日上午,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院长窦世学院士受上理附中邀请,出席上理附中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开学典礼并为全体师生讲“开学第一课”。窦世学院士以“拼搏奋斗是人生最大快乐”为主题,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在学术和生活中的坚持和奋斗,勉励大家在求学路上始终坚持追求卓越的信念。他简要介绍了《可持续能源体系——上理工能源研究院实现双碳目标战略》,让大家对能源领域的挑战和前景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窦院士的言辞充满激情和深意,强调“为国而学,为自身而学”的学习目标,使同学们明白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自己的个人发展,更要为国家和社会贡献力量。整个报告洋溢着真挚的情感和对未来的美好展望,激励着在场学子积极投身学习和探索的旅程。讲课现场
16
2023-08
为宣传研究院的成立,并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合作,8月16日,上海市杨浦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一级调研员张莉和新华网长三角中心执行主任顾梅来我院进行考察交流。在接待会上,窦世学院士和刘化鹍院士代表研究院热烈欢迎两位来宾的到来。张莉副部长和顾梅主任对研究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说明了此次调研的目的和希望交流的几方面问题。双方围绕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等展开交流。
地址:上海市军工路580号 电话:021-55270103 邮编:200093
Copyright ©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