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2025-06
专业介绍能源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内涵的基础上,智慧新能源微专业聚焦国家能源战略与环境保护意识,结合中国能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新能源相关技术和材料在促进国家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及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探索未来能源利用方式。该微专业对新一代电能的开发与利用,以及能源储存、新能源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新能源科学的系统理解并强调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智慧新能源微专业,学生可以了解新能源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掌握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新能源应用相关内容,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新型二次电池相关电化学储能技术与氢能技术;熟悉新能源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维;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如电动汽车、氢能、智能交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招生对象及招生数招生对象:面向2022、2023和2024级本科生(除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具备物理、化学或材料科学等相关的基础知识。招生数:拟招100人。学制与学分学制1年。需修满10学分。通过本课程模块的学习,并完成全部课程考核,成绩合
04
2024-06
专业介绍能源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领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和内涵的基础上,智慧新能源微专业聚焦国家能源战略与环境保护意识,结合中国能源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讨论新能源相关技术和材料在促进国家能源安全、经济转型及环境保护中的作用,以新能源技术和智能化技术为基础,探索未来能源利用方式。该微专业对新一代电能的开发与利用,以及能源储存、新能源应用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对新能源科学的系统理解并强调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学习智慧新能源微专业,学生可以了解新能源技术的现状、发展趋势和应用领域,掌握新能源材料与技术、新能源应用相关内容,如锂离子电池、燃料电池、新型二次电池相关电化学储能技术与氢能技术;熟悉新能源系统的设计、优化和运维;了解新能源的应用如电动汽车、氢能、智能交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未来的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招生对象及招生数招生对象:面向大二、大三年级能源与动力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新能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材化学院)、应用化学(材化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环境与建筑学院)、环境工程(环境与建筑学院)、车辆工程(机械工
地址:上海市军工路580号 电话:021-55270103 邮编:200093
Copyright ©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