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成果

30
2023-06
近日,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苑丁在《细胞通讯·物理科学》(Cell Reports Physical an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原子级超薄电催化剂的缺陷活化在析氧反应中应用”(Defect Activation of Atomically Thin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文章,苑丁为第一作者,窦玉海教授和中南大学李维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刘化鹍院士为指导老师,上海理工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氢能具有绿色、高效、应用范围广等优势,能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手段。氢能分为“制储输用”四个环节,其上游制氢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驱动电解水制氢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零碳排放。然而,电解水的阳极析氧反应动力学缓慢,造成制氢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研发出价格合理且高效的析氧反应催化剂是关键,苑丁针对这一技术瓶颈开展深入分析研究。其文章系统总结了五种常用的原子级超薄催化剂的缺陷活化策略,分析了对电子结构的调控作用和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深入阐述了缺陷结构与电
25
2023-02
近日,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窦玉海教授联合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张山青教授、赵惠军院士在国际顶级期刊《德国应用化学》(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中科院一区,IF:16.823)发表了题为“分级多孔碳边缘负载单原子Co−N4增强二电子氧还原反应的选择性”(Edge-Hosted Atomic Co-N4 Sites on Hierarchical Porous Carbon for Highly Selective Two-Electron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的研究成果。格里菲斯大学博士生田玉辉为第一作者,窦玉海为通讯作者。氧还原反应是绿色高效能源转换技术中(如金属空气电池和燃料电池)的一个重要反应过程。然而,氧还原反应涉及多步质子耦合电子转移步骤,使得反应动力学十分缓慢,严重限制了电池的输出功率。近年来,单原子催化剂作为多相催化中的“明星”催化剂,被广泛应用在能量存储与转换领域。除了高的反应活性和稳定性,催化剂对反应路径的选择性决定了最终的反应产物,因而对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电化学能源转化极为重要。例如,氧
地址:上海市军工路580号 电话:021-55270103 邮编:200093
Copyright © 上海理工大学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