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能源材料科学研究院特聘教授苑丁在《细胞通讯·物理科学》(Cell Reports Physical and Science)上发表了题为“原子级超薄电催化剂的缺陷活化在析氧反应中应用”(Defect Activation of Atomically Thin Electrocatalysts for Oxygen Evolution Reaction)的文章,苑丁为第一作者,窦玉海教授和中南大学李维杰教授为通讯作者,刘化鹍院士为指导老师,上海理工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
氢能具有绿色、高效、应用范围广等优势,能有效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发展,是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技术手段。氢能分为“制储输用”四个环节,其上游制氢采用可再生能源发电驱动电解水制氢能,实现真正意义的零碳排放。然而,电解水的阳极析氧反应动力学缓慢,造成制氢效率低、能耗大、成本高,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研发出价格合理且高效的析氧反应催化剂是关键,苑丁针对这一技术瓶颈开展深入分析研究。
其文章系统总结了五种常用的原子级超薄催化剂的缺陷活化策略,分析了对电子结构的调控作用和电催化性能的影响,并深入阐述了缺陷结构与电催化性能间的构效关系。此外,该工作介绍了能在原子层面上观察、检测和分析缺陷的可行技术,包括球差电镜、同步辐射以及各种原位表征技术,为准确理解催化反应机理提供技术支撑。“我们的文章对催化剂缺陷活化策略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对设计廉价高效析氧反应催化剂提供了思路,进一步推进了原子级薄电催化剂的商业化进程。”苑丁总结道。
OER催化机理及不同缺陷活化手段
论文链接:
https://www.cell.com/cell-reports-physical-science/fulltext/S2666-3864(23)00250-3